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 第263章 评卷

第263章 评卷(1/2)

目录
好书推荐: 城隍道 女配一身铁骨,恋综给人添堵 安宁传之江湖吟 洪荒天花板,三清抢着给我上贡品 九渊江湖 反骨大佬穿越:王妃又要搞事了! 娑婆世界流浪 穿越到有秦朝没有汉朝的古代 辽北出马仙实录 TNT私生别来沾边

郭勋是大明开国勋臣,武定侯郭英的五世孙。

正德年间便镇两广,入掌三千营。

朱厚熜继位,更是果断认清形势,准确站位,毫不犹豫地支持“大礼论”。

皇帝也对其恩宠万分,甚至安排他觐见京城四郊的天地日月四坛。

在勋贵和武将势力衰弱的大明中期,他称得上一枝独秀,这自然离不开他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深沉的城府。

按道理在武举这样重大的事情上,以郭勋的性格再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可有些事情偏偏明知道是错的,他也不得不做。

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大明的文武之争。

有明一代,文成武将谈不上势同水火,但也相差不了多少。

土木堡事变之前,两者尚且谈得上势均力敌,朱元璋杀了开朝功臣,还有靖难功臣顶上,再加上朱元璋和朱棣都是马上天子,武将们虽说不能时时占上风,但到底还能压得过文臣。

可明英宗的一场大败,让还算平衡的朝局彻底崩溃。

武举,已然成了武官们救命的一根稻草,或许是牵住他们官位的一根麻绳。

身为武官集体当中的一分子,享受利益的人之一,郭勋即使再怎么三令五申要保质保量地完成武举,可也逃不过人情世故亲戚往来。

夏言的话,犹如数九寒天,一盆冰水倒灌而下。

郭勋忍不住挥拳,就想要捶他。

可一看对方那细胳膊细腿。

自己又是侯爷,又一大把年纪了。

实在丢人!

“砰”——郭勋含露捶桌,将桌上摆放的一个精巧陶瓷记寸仪给震碎到地上。

平日里他无数次骂自己的儿子郭岩不学无术,可还是把孩子送给他的作品珍而重之地摆放在大堂。

往日里他逢人就夸,恨不得全京城都知道这是自己儿子的杰作。

现在他却气得连这东西碎了,“都不在乎”。

武将们连忙退后几步,少数的几位勋贵更是慌张起身。

他们娴熟地往柱子后面躲,不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见郭勋的怒气值还在上升,章方勋,京城金都指挥使,心一狠赶忙抱上了郭勋的大腿。

“大人,武举并非全是庸才呀!”

郭勋怒目而视,“说清楚,敢骗老子你知道是什么后果?”郭勋挥了挥醋钵大小的拳头。

章方勋吞了口唾沫,将甘肃行省发生的一件奇事娓娓道来。

“鞑子侵犯长城,小股人马侵入边境,榆林山区的一个小村落,数十户农民尽数被屠!”

郭勋握拳捶桌,“该死的鞑子,就该把他们杀个干净!”

诸位同僚眼见郭勋的怒气值越发上升,也纷纷奔向章方勋。

“一位武举童生恰巧路过甘凌镇,目睹屠村惨状之后,便一路尾随鞑子而去,以一当十为百姓报了仇,甚至一人一马赶到榆林城下,手刃鞑子数百人。”

“好!这才是我大明的好男儿。”郭勋怒气下降,只剩三两点火星,虽然也十分吓人,但章方勋却清楚郭勋的火气快消完了。

“此人何名?”

“俞大酋!”

“也正因他为民报仇,错过了今年的武科考试,只能明年再来了。”

“武举可以再等,报仇一刻也不能缓,真性情,真豪杰!”郭勋哈哈大笑。

俞大酋,就此进入了帝国上层的眼中。

周围的同僚悄悄对章方勋竖起了大拇指,心中对这位俞大猷更是平添了不少好感。

“拿笔来!”

郭勋泼墨挥毫,书法豪迈。

“此子,大仁!大义!大勇!当通传天下,旌其所为。”

他一时文思泉涌,仿佛自己就站在榆林长城,洋洋洒洒几百字就跃然纸上。

章方勋心中感慨,只要这俞大酋不是烂泥扶不上墙,往后就有天大的造化了。

收起大方纸,郭勋满意地看了看这篇文章。

他冷冷地扫了冒着虚汗的几人,“我去大都督府向蒋都督通传此事,尔等好好想想明年的武举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是大明瓦罐鸡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