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 > 第53章 釜底抽薪

第53章 釜底抽薪(1/2)

目录
好书推荐: 村欲乱 两界空间:我降临古代,享受一切 诡鼎 师弟:求你,弄死我 反派:不朽帝族,族人竟都是老六 竹马比得过天降,白月光强行HE了 天呐!他竟然直播售卖军火 贵妇险中求 长生篇:我在修仙界小心活着 青莲女

在历次与红军作战时,白匪军仗着人多势众,最喜欢的就是与红军打阵地战了。白匪军要飞机有飞机,要大炮有大炮,以己之长攻敌之所短,所向披靡。

45师,白匪军的精锐师,经历过数次围剿红军的战役,屡屡取胜,却没想到在与一支小小的游击队打阵地战,却落得一败再败的结局。

黄伯皎被叫去军部,被司令臭骂了一顿,军部的同僚个个都在讥笑他。

黄伯皎回来后关着门想了整整两天。

“过几天,军部给我们请来一个黄埔军校的专家,专门给我们讲游击战,到时大家都过来听讲,现在回去,整理好自己的队伍,清点物资,损失都报上来。”

“是,师长英明!”

第三天,45师师部

“中共在我军1到4次围剿时,选择了以山体为主体的数省交界地带逐步发展壮大的,前4次给我军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是共军采取诱敌深入山地根据地,以运动战对敌。据此,共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敌的一个基本条件是在于能够利用山地行军作战的优势。”

王江,原黄埔军校作战科教授,现为军部参谋部少将,有在日本、德国留学的经历,对国共两党之间的战争研究颇深。

以前,黄伯皎总是以军事的角度来考虑与红军的作战,经历了几次失败后,他也认真思考了许多问题。

这次黄伯皎放下身段请他来讲学,说明他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人,而是一个在国民党军中有头脑的,冷静的军人。

“闽西、赣南、粤北等地,地势高峻,山岭重叠,交通极为不便,这是打出没不定的游击战最理想的地带,共军除去良好的群众基础外,地形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决定性因素!”

“共军的优势对于我军骡马辎重颇多而不擅长山地行动的大队而言简直是灾难!”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国军第十八师张X瓒部,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军第五十二师韩X勤部都是想占领山头,在艰难登山时遭已在山头的红军迎头痛击,红军各部从其他高山冲下形成合围,遂遭全歼。”

王江的分析头头是道,以前白匪军中从来没有公开总结失利的经验,都是藏着掖着,只挑好的说,所以造成国民党军将领每次都犯有同样的错误,一败再败。

“据情报,东山游击队人数不足2000人,占据了地形的优势,你们贸然进攻,就是再加一万人进去也是失败。”

黄伯皎一众军官听后,后背汗水直流。

“我总结了一套新战法,军部已经采用,在对付闽西、粤北红军游击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教给你们……”

听完王江的话,黄伯皎茅塞顿开,对王江可是千恩万谢!

几份情报摆在魏政委和刘钧面前。

“敌军已暂停进攻,进入休整。”

“敌军暂停在山下修建碉堡的行动。”

“敌军请了军部高参王江到黄伯皎师部秘密讲课,讲授的是新战术。”

“敌军派兵到营地周边几座高山测量。”

“敌军到处抓民工。”

一条条情报汇集过来。

魏政委、刘钧、黄振铎在逐条分析收集来的情报。

“敌45师应该在酝酿一个大的行动。”

“王江原是黄埔军校作战科的教授,是山地作战的专家,黄伯皎请他过来究竟是想干什么?”

刘钧头脑在高速运转,对于王江,电脑里记载的不多。

1939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据南京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将南京所有的图书文献档案材料都搬走了,包括黄埔军校绝大部分教员,各期学员的档案资料,共计88万册。

所以在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掌握了绝大部分国共两军重要将领的资料。

王江既然是山地作战专家,讲授的自然是山地作战的战术。

刘钧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红军在第三次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国民党军战术上的不断改进,让红军取胜的难度不断加大。

1933年12月,国民党军在一份命令中,要求部队搜索行进中应走“棱型路线”,即向前进方向之山顶跃进,而沿棱线红军则无法埋伏,即使埋伏在山麓或山腹,也无法作为。

综合了这些信息,刘钧对黄伯皎下一步的战法已经推测了大概。

敌军一个连,押着100个民工,挑着担子,将一袋袋的水泥砂石运上了山头。

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一个星期后,三个在山头用钢筋水泥建好的碉堡完工,一个装备了轻机枪的作战排立即入驻,建碉堡的位置很刁钻,居高临下,扼守住入山的关口。

黄伯皎非常高兴,他的计划看来一步步地实现。

三个碉堡的建成,证实了刘钧的观察是对的。

黄伯皎的所谓新战术,在第五次围剿红军时使用过,称为“堡垒战术”,后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现在就是在游击队营地的各个山头建立碉堡,形成一个碉堡群,逐渐将游击队的营地包围起来。

包括公路桥两边,也建了两个三层高的碉堡,安装了探照灯,日夜守护。

敌人的这几个碉堡建成之后,游击队进出山中就受到严重影响。

魏政委为此事愁死了。

而刘钧好像没事一样,整天在营区转悠,这天,他又来到卫生队,看望了这次防御战中受伤的战士。

李玉梅由于经常参与抢救轻重伤员,她的医术越来越高,包括一些手术,她也能独自一人承担:取弹片、缝合包括正骨等自然不在话下。

工多手熟,熟能生巧!

刘钧站在门口,静静看着玉梅带着护士给伤员换药。

换完药,玉梅抬头,看到正在门口的刘钧,连忙把手里的活交给旁边的医生和护士。

“刘同志,你又过来了?”

“是呀,很久没来卫生队了,现在搬来这里,习惯吗?”

“这个地方太好了,冬暖夏凉的,又安全,飞机炸不到,炮弹打不着。”

“这次战斗,一共有多少伤员?”

“这几天一共送来了一百多名伤员,其中重伤员有35个,有3个伤势太重,救不过来,昨晚牺牲了;其他的伤员经过抢救,大部分治疗休养一段时间可以康复,有9个可能会有残疾。”

玉梅对情况非常熟悉,刘钧满意地点了点头。

“现在卫生队的药品还够吗?”

“还是充足的,刘同志,你对红军的功劳太大了,我们不知道如何感谢你!”

玉梅是知道刘钧的秘密的,卫生队的同事都经常问玉梅,为什么刘钧能够提供那么多市场难以买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

玉梅按照刘钧教她的说法,说是买的。

“不用客气,这都是应该的!”

“对啦,刘同志,听说你们打下了敌人的三架飞机是吗?”

“是呀,大家高兴吗?”

“太高兴了,很多伤员听说敌人的飞机被打掉了,个个都高兴得跳起来!”

“刘同志,我听战士们说,敌人在我们四周修建了碉堡,想困死我们,是真的吗?”玉梅有点担心。

“不用担心,敌人的这点事难不着我们,很快就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那就好,有你在,战士们对战斗取胜很有信心!”

“今天我想问一下,你的丈夫王泽同志是哪个部队的?”

“他跟随大部队转移前是红X军团XX师X团二营营长,他走后到现在,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说到这事,玉梅内心很恍惚。

“你有他的消息吗?”玉梅问。

刘钧摇了摇头。

“听说主力红军已经到了陕北,在那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他应该没有事了!”

“是吗?那太好了,刘同志,听战士们说你什么都会,厉害着呢,有机会帮我找一找他!”玉桥抓住刘钧的手。

“好的,有机会我一定帮你找!”

回到指挥部,魏政委一见刘钧,就急匆匆地对着他喊道“刘同志,你去哪里了,现在都是火烧眉毛了,你倒像没什么事一样!”

“你们想出什么办法了?”

“我们侦察过了,敌人修建的这几个碉堡,都是用钢筋水泥建造的,十分坚硬,重机枪都打不穿,迫击炮很难直接命中,除非你用你那120毫米迫击炮!”

魏政委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刘钧用他那神奇的迫击炮把敌人碉堡炸了。

“除此之外,你们还想到什么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三国之武魂时代 奥特,我的怪兽有亿点强 三国:曹魏有仙人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你这是间谍吗?杀敌人也太狠了吧 三国:从穿越获得召唤系统开始 东图易家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始更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