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打造最强游击队 > 第81章 陕北之行2

第81章 陕北之行2(1/2)

目录
好书推荐: 村欲乱 两界空间:我降临古代,享受一切 诡鼎 师弟:求你,弄死我 反派:不朽帝族,族人竟都是老六 竹马比得过天降,白月光强行HE了 天呐!他竟然直播售卖军火 贵妇险中求 长生篇:我在修仙界小心活着 青莲女

刘钧昨天的讲解让王泽他们大开眼界,今天按照政委的要求,给大家讲解反坦克的战术。

刘钧本想再让大家看一看石岭山阻击战中与林田如虎大队的作战影片,但考虑到昨天的讲解已经让大家十分惊讶了,再放就容易“穿煲”了。

不过,不妨碍他用图片进行讲解。

他把日军在抗战前线使用的几款坦克的图片,一一介绍:

“坦克,被称为‘陆战之王’,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来,参加了几乎所有的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是一款小鬼子在中国战场用得最多的战车,叫94式超轻型坦克,全重只有3.45吨,坦克乘员2人,人们把它称为“豆战车”,别看他小,但他小巧灵活,是一个移动的机枪阵地,可以在战场上起到很好的作用。”

“这款坦克除了灵活机动外,有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装甲太薄,只有8到12毫米,我们重机枪的7.92毫米子弹可以打穿其装甲并杀死车内的敌人!”

“这一辆坦克是日军89式中型坦克,战斗全重12.7吨,乘员4人,装备了一门57毫米火炮。正面装甲厚度17毫米。我们的37毫米战防炮要在500米内才对它形成威胁。在石岭山阻击战中,我们通过新战法将炸毁了小鬼子17辆坦克和23辆装甲车,缴获了三辆坦克和两辆装甲车。”

“哇,17辆坦克?这是什么状况?”

“我们有战防炮,还有高射机枪,两种武器相结合,再加上我们反坦克战壕,成功地打退了小鬼子的进攻。”

刘钧看到在场的官兵都露出尴尬的神色,他知道,所说的战防炮不要说八路军,就连国军也没有大规模装备。

“下面我讲一讲这反坦克战壕。”

“这是一个简单实用的反坦克战壕,只要时间允许,我们都可以挖!”

刘钧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对如何利用反坦克壕打坦克,认真讲解起来。

因为这个时候八路军非常缺乏战防炮和高射机枪,所以这个反坦克战壕对于他们来说,是低成本和有效的反坦克战术。

刘钧通过两天的讲解和演示,将日后在战场上与小鬼子面对面的战斗时要注意的事项都一一传授,让大家受益匪浅。

最后,刘钧还重点介绍了日军的拼刺战术。

在抗战初期,八路军在与小鬼子进行短兵相接,拼刺时发现,当年红军最擅长的拼刺技术失效了,当时,要3到4 个战士才能换一个小鬼子。

“要说拼刺技术,当今世界,拼刺是日军步兵的绝活,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

“小鬼子参军初期,经常训练的就是射击和拼刺,小鬼子的刺杀动作,主要有刺、拨、挡,别看这三个动作简单,但小鬼子经过长年的训练,已经形成了肌肉的记忆,每个动作都非常自然,而且三八步枪装上刺刀后比汉阳造步枪要长,这也是优势,再有小鬼子营养充足,精气神强。”

“小鬼子在拼刺方面,有一个很厉害的‘三角阵’,在与对方拼刺时,他们往往三个人组成一个品字型的刺杀小组,互相配合掩护,很厉害!”

“破解的方法有许多:二十九路军的大刀法很好,还有,建议你们每个班准备两三根2米长的长茅或红樱枪,先破坏他们的阵法,然后再突刺;再有,如果有子弹的话,先打掉最前面的那个老兵,不跟他们硬拼……”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用枪拨开小鬼的刺刀后,一个前突,用枪托砸……也可以像我上次那样,用脚踹对方的腿,然后乘机刺向他的要害部位。”

刘钧边讲边演示,他心里想:“革命老前辈们,我可是窃取了八路军前辈们总结出来的拼刺技术教给你们,能理解多少,吸收多少就看你们自己了。”

其实刘钧的担心是多余的,此时的八路军已经有专人整理了对付小鬼子的刺杀战术。

后来,八路军部队除了吃饭就是练习拼刺,到了1940年后,小鬼子在抗战前线,老兵不断消耗,补充的新兵拼刺技术逐渐落后,而八路军越战越强,后来到了八路军拿着刺刀冲向他们时,这些小鬼子纷纷逃跑了。

整整两天,刘钧都不停地讲,不停地演示,累得口干舌燥。好不容易才让王泽放过他。

这天,刘钧让王泽带他去政委那,王泽在外面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看到刘钧喜气洋洋地出来。

王泽开玩笑地问“刘同志,有喜事?”

“有你的喜事,也有我的!”

“我也有?”王泽有点奇怪。

“难道是同意我上战场了?”

“你们上前线就别想了,以后再说!”

“这次政委同意了,我给你们一个营的装备,不会再调给其他部队了。”

“那太好了,看到战士们拿着那些破枪,我都愁死了!”

“那你的喜事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三国秘事第二部 我生活在唐朝 重生成为赤爷,开局获得烈咬陆鲨 海贼:我成名于洛克斯时代! 魔鬼部队 翻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