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新主 > 第81章 半年

第81章 半年(2/2)

目录
好书推荐: 妖魔世界:开局成为一条狗 摆烂吃瓜被读心,脚踹渣爹笑哈哈 狂龙夺嫡,废物太子竟是绝世强龙 七零甜妻,重生后糙汉老公拿命宠 在魔法世界唯我一人修仙 诸天无限降临世界 这间霍格沃茨不太正常 洞房花烛夜,我替小姐圆房了 重生八零旺夫小辣妻 快穿鲤鱼精要成仙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太大的收益,但依照大司农府和少府的估计,在元始五年到来之前,上林宛差不多可以保持自给自足,乃至于产生更大的效益也没有任何问题。

而原本荒芜的上林宛,除了第一次迁入两百余户人口外,第二次又迁入了千户,甚至形成了一个大乡,杜闲也视察过几次,并依照王匡的请求,向朝廷上书,给流民们上了户籍。

王匡中间去过五六次,他的名字已经在上林宛的人群里传送,对他感恩戴德。

是他,让他们有了栖息之地,能够养活自己,还开办了私学,除了一个固定的老夫子讲课外,每月太学的一些士子也会“下乡”讲学,太学以邓禹和贾谋为首的儒家博士相当支持,在他们的号召下,甚至掀起了一股“下乡支教”的潮流。

不过,王匡也有烦恼,那位大秦“王子”总爱在他眼前晃来晃去,迫于无奈,他曾一口气写了十首,获得了两百金的报酬,那些得来的钱财,几乎都用作了上林宛一带的发展。

一件大事,也在五月底发生了。

王莽将加“宰衡”之名,并请印,曰:“‘天子之宰,通于四海’,臣愚以为,宰衡官以正百僚平海内为职,而无印信,名实不副。臣莽无兼官之材,今圣朝既过误而用之,臣请御史刻宰衡印章曰‘宰衡太傅大司马印’,成,授臣莽,上太傅与大司马之印。”

元后同意之。

长安大街上,十万百姓游街,以贺之。

宰即主宰,衡即公正,大汉公正的主宰。

只有少数人看出了王莽的野心,而王匡恰是其中之一,另外王匡还知道别人不知道的隐情,听阿姊说,家里的大姊(即嫡母大女,已出嫁,回家省亲)前些日子来到庄子,还说了一件密事,父亲在得了宰衡的赏赐后,拿出了钱千万之巨,交给了宫里的长乐长御,以示他对于元后的孝心。

偏偏元后相信并接受了。

对于王家的赏赐这还没有结束,到了七月中旬,王匡受到了宫里送来的消息,让他大吃一惊,他与几个兄长将共同封侯,让他早做准备。

这件事还没有传开,毕竟一日四候,京城定会震动,王匡知晓轻重,没有第一时间向好友们分享这个喜悦。

[记得历史上,父亲是在四月加“宰衡”的,我可没有这番赏赐,莫不是因为上林宛安居工程,还有献出水车和曲辕犁?]

如此看来,只有这样一种解释了,历史也在不经意间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赏赐的时间不仅变了,顺序也变了。

历史上,他王匡就没有得到过封侯的赏赐,甚至因为吕宽案的影响,大兄王宇也早早自杀而亡,只有三兄四兄两人得到了封赏。

向先生邓锦一人说了此事,并请教了该注意的事项,再给主管休沐的博士请了假。

王匡乘车回了庄子,跪拜母亲:“儿不忘阿母生育之恩,儿叩首。”

接着离开了庄子,便骑着高傲的枣红马,去了长安府上,准备第二天入宫受赏。

长安大道连狭邪,青牛白马七香车。

如今他王匡,名望日益剧增,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已不是当初那个默默无名的庶子!

而此时,距离他来到大汉,刚满一年。

想起当初与刘秀说的“名扬长安”的戏言,早已变成事实。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一人:让你写日记,你怎么无敌了 悠闲王爷,太子的一生之敌 开局救下溺水诺澜 抗美援朝开局加入顶尖王牌军 三国秘事第二部 我生活在唐朝 重生成为赤爷,开局获得烈咬陆鲨 海贼:我成名于洛克斯时代! 魔鬼部队 翻云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