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互穿之世子他画风不对 > 第52章 治粟内史

第52章 治粟内史(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万界从成果开始 她的代价 我在玄幻世界冒充天机神算 我家哥哥们来自未来 棠下琼闺 知道剧情的我要逆天了 天涯海阁小师妹 圣医商道 夜半鬼点灯 剑骨

昨夜未曾注意,竟一不小心拿错了。

————

江家后巷,一个书生提着酒壶,晃晃荡荡地走着,一边自嘲着笑,一边道,

“江家,什么破书香门第清贵门庭!连续递了一个月的帖子,竟是半点没有回声。”

“难不成,是看不起老子的赈灾策吗!”

书生骂骂咧咧,走得歪七扭八,一把将酒壶摔在了江家墙上。

酒壶应声而裂。

一个戴着斗笠的男子拦住了书生。

书生口中骂道,

“谁啊!”

戴着斗笠的男子淡淡道,

“你想进江家做属官?”

书生骂骂咧咧,

“关你什么事?”

男子将一叠纸递给书生。

纸上的字皆是用木灰写就,力透纸背,

“我看过了,你的赈灾策太繁冗,若拿着这些去,一定能得江大夫亲自接见。”

书生一把抓过,就把那赈灾策扔在地上,

“什么东西!”

“难不成…还,还能有我的好吗?”

男子只是扶了扶斗笠,

“若你拿着这赈灾策去,我保管江大夫会接见你。”

转身便走了。

书生醉酒,嘴里还骂骂咧咧的,却跌跌撞撞的去将那些扔掉的纸捡回来,搂在怀里。

——————

陈后道,

“这份赈灾策是你自己写的?”

江伯启忙道,

“是。”

陈后将奏折展开,

“散积藏以厚恤黎元,这是历代皇帝都用的赈灾之法。你却以为历代皇帝所用之法不妥?”

江伯启朗声道,

“虽然散国库之财以安定灾民是最直接有效的,可是最朝廷而言,长此以往,难以为继,更何况若是当国库亏空之时,天灾爆发,只怕国库难以供给。”

“臣认为,国库一向是先将银子用在安置灾民之处,而后再发放银两,购买粮食发与百姓。实在是太过死板,不知变通。”

陈后看着江伯启那份赈灾策,

“那你认为呢?”

江伯启道,

“若说安置灾民可以发动当地的富豪乡绅,而粮食与银两可以使用以工代赈的方法,让百姓们自己做工尽力去换取,也不至于使得灾民变为米虫,逐渐丧失了自己的劳动能力,而处处依赖朝廷。如此也顺带可以解决百姓们每当灾荒过去,朝廷们不再拨放银两,便闹事的问题。”

陈后把奏折放下,

“听起来确实是很好。”

陈后质问道,

“但你可知其中也有纰漏?”

“富豪乡绅未必愿意接收灾民,白白让旁人住自己的房子。”

江伯启道,

“臣也早已考虑过这个问题,富豪乡绅确实不一定愿意接收灾民,但是富豪乡绅们因为在当地都素有地位,所以格外注重自己的名声。”

陈后敛眸,

“你的意思是?”

江伯启道,

“为了维护自己在当地的声望,让家族有长久香火,在当地能一直有地位,不至于轻易倒台,富豪乡绅们甚至愿意一掷千金,扔出一个当地第一望族来。”

“朝廷可以利用这种心理,颁发匾额给这些愿意接纳灾民的富豪乡绅,朝堂的匾额素来是不发放的,但若是能得到朝廷的匾额,与个人,于家族是一种极高的荣耀,也于声望极有用,若使谁能得这一块匾额,便是象征是朝廷盖章认定的当地第一望族。”

陈后道,

“可是匾额赐多了,泛滥成灾便不值钱了。”

江伯启道,

“这个问题臣也考虑过了,每个地方,只取一族,看谁容纳的灾民数量多,便将当地第一望族的匾额赐给谁。”

“如此一来,当地的富豪乡绅们便会抢着收纳灾民,这一举措于朝廷,大大减少了朝廷的支出,而因为当地富豪乡绅会抢着容纳灾民,灾民的去向,也就无需担心了。”

陈后点头,眸中赞许,她站起身来,亲自扶起了江伯启,

“好!”

“有爱卿这良策,大昭必定能平安度过这次难关。”

江伯启被扶起来,诚惶诚恐地道,

“臣不过是将自己的陋见上呈,能够不扰乱太后娘娘的视听,已是十分欢欣了,不敢居功至伟。”

陈后赞许道,

“江爱卿不必过谦,如今国库尚且亏空,此一行为大大地帮助国库减少支出,是时下的良策。”

“传哀家旨意,封中大夫江伯启,为治粟内史。”

江伯启惊喜,跪道,

“臣叩谢太后娘娘隆恩。”

江伯启的眸中满是精明得逞的笑意。

消息传到文帝处,奉常顾司礼跪道,

“陛下,太后娘娘这次未曾与您商量,便策定了中大夫江伯启为治粟内史。”

文帝的容貌尚年轻,虽已经年近不惑,却仍如青年。

他只是笑了一声,面相看起来竟还有些纯真,

“母后才是江山,真正的主人母后要怎样,便是怎样吧。”

顾司礼愤愤道,

“陛下!”

“您———”

文帝打断他,

“把奉常大人送回去吧,朕与太后母子之间的感情无需你来挑拨,奉常大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便好。”

顾司礼被拉出去。

他眸光紧紧地盯着那巍峨的宫殿。

太后与陛下并非亲生母子,哪里来的母子情分?

他不相信陛下竟真的无能至斯。

文帝发愣,手中握笔,笔尖的墨滴下。

染污了那张宣纸。

一个圆点迅速地蔓延开来。

旁边的内侍一寸不离地盯着文帝的一举一动。

文帝若有所思的样子突然变成了怒意,

“来,把墨换了,朕早说了不要用这种粉质粗糙,流动便迅速浸开的墨!”

文帝将笔猛地一拍。

内侍反倒安心了,忙上前换了墨。

—————

江伯启在府中接了圣旨,送走来宣旨的公公。

旁边的小厮忙道,

“老爷,上次来献策的那个书生,现在正等在花厅,您上次说只要您能拿到内史之位,就举荐他……”

江伯启打断道,

“什么献策,这赈灾策是老爷我自己想的,怎有这种胡言乱语之人。”

江伯启眯起了眸子,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而后拍了拍小厮的肩膀,

“懂吗?”

小厮惊道,

“您的意思是……”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是大明瓦罐鸡 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 大秦:始皇之嗣,血战至巅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官府发娘子,我竟领到前朝公主! 大唐:国师大人五行缺德 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 三国:与宏哥称兄道弟,再筑大汉 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 历代帝王聚集,互相征战各个世界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