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四十五章 孙镇远的故事

第四十五章 孙镇远的故事(1/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互联网帝国 少年高官 掌权者 女人帝国 最佳导演 宦海风云记 重生之平行线 蜀山旁门之祖 官途 来到大唐的村官

()

<b></b>

4月5日,清明节的时候,孙镇远、陈淑萍带上陈立东和表姐一家去给老太太上坟。

陈立东奶奶的坟茔在小洼农场陈家村的东口。老太太的骨骸是前几年孙镇远从老宅那边启攒过来的,那边宅子已经出让,没有亲人了,陈淑萍担心被人平了坟,就把骨骸迁到这边,重新起了坟茔。

众人带上剪好的纸钱,上供用的肉、鱼、水果,还带了鞭炮,男人们抗着铁锹。

到了地头,男人们围着坟茔清理杂草,培上新土。陈淑萍娘俩摆上贡品,在坟前画个圈,点燃了纸钱。

陈淑萍跪在坟前开始嘤嘤地哭泣,一会儿就变成嚎啕,念叨着妈,你的孙子终于来看你了。

老太太为陈氏,陈立东是正宗后辈。陈立东赶紧噗通跪了下来,喊着“奶奶我来看你了,这么多年让你外边是我们不孝啊。你先把钱收着,回头带你去跟我爷爷团聚。”接着也是嚎啕大哭。

陈立东对奶奶没有印象,爷爷也只看过一张老照片。但亲情就是亲情,隔着这个坟茔,仿佛奶奶就躺在那里,那是他血脉的源头。

中午,上坟回来的时候,孙镇远把陈立东叫到院外,跟他说“你爷爷和你奶奶一头一个,分开这么多年,是我们不孝,这回你们小辈都长大了,应该操持并骨啊。”

陈立东赶紧道歉“哎呀,上午我激动了,按说这是你们老辈人才能定的事。”

孙镇远摆了摆手,说道“照理讲,这是你们老陈家的事,得让你爸和你大伯商量好,再找人看个适合动土的日子。回到老家那儿,怎么安排也得看看风水,我想还应该准备一块石碑,刻什么字也得研究研究。”

陈立东赶紧讨饶“姑父,这些事,我一点也不懂,等你回老家,你们哥仨一起商量。我先去上个厕所。”说完,尿遁。

孙镇远张口结舌,这孩子,还是岁数小,还没个准性子呢。

清明节后,又误迟了七八天,盘山赴蓝市还乡团才开始启程。李太顺开车,他对这车还没过完瘾,开长途竟然跃跃欲试。

陈立东正懒得动手,就和孙镇远坐在后排聊天,也纾解路途上的寂寞。

孙镇远几十年没回过故乡,正所谓近乡情怯,心情激动加忐忑。

李太顺怀揣年薪10万、再说个媳妇的梦想,开着蓝鸟,也是踌躇不安。

陈立东倒是心情不错,这次出来玩了个够,虽然浪了半个多月,但拉到了一头研究牛,再召回了大姑父,对内对外都有个交代。嗯,不错。

路上没事,陈立东就问大姑父的腿是啥情况,一块处了半个月,说点体己话也不再显得唐突。

孙镇远想撩起裤腿,但是裤子比较厚,没法给陈立东看。就放下裤子,叹了一声“这是我自己找的。”

孙镇远算是国营农场的退休职工,有退休金拿的。91年到60周办理退休后,又被单位找了去,跟着农场物资经销公司的跑北边做买卖。

当时苏熊开始解体,好多生意人都涌向北边,传说有人用一箱二锅头就换了一车皮钢铁。

孙镇远从小跟着陈东武做生意,当年跟毛子也打过交道,会毛子语。他在农场的时候就在农场农技站,当初农场开发时曾经聘请过苏熊国专家来指导,孙镇远就当过翻译。所以,农场要去和北边做生意,找翻译的时候首先就想到了他,就把孙镇远返聘回去。

说起来,孙镇远会毛子语还有另外一段故事。原来,陈东武在东北做生意主要活动在金州一带。当时,苏熊在华夏东北驻军有几十万人,孙镇远和陈淑萍也经常和苏军军营里的孩子在一起玩。与其中一对兄妹最要好,哥哥叫洛维奇、妹妹叫洛夫娜,四个小伙伴年龄相仿。他们的父亲西蒙诺夫是汽车营的军官,大概因水土不服,得了蛇盘疮,陈东武用自己熬制的膏药给他治好了病,俩家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四个小伙伴一起渡过了几年时光,从少年到青年。

50年代中期,苏熊在华夏的驻军从旅大撤走,洛维奇和洛夫娜跟随父亲离开了华夏,还给孙镇远留下一封信,信中除了一些表达情意和留恋的话语,还夹了一张兄妹俩的照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偷个宝宝:总裁娶一送一 让你当美食博主,你擦什么边啊! 文娱:从变形记开始的大文豪 乡村神医村长 七合七分后开始吃软饭 郡主很倾城:国师大人来接驾! 特战兵之雏鹰展翅 我的憨憨小女友 摊牌了我是首富之子 典藏华夏:开局五问秦始皇
返回顶部
document.write ('');